薰蒸
拼音:xūn zhēng

薰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烟熏气蒸。

熏陶。

犹蒸腾。

引证解释:

烟熏气蒸。

《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 明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

熏陶。

宋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 明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 清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聪明神圣,四海之内薰蒸浸渍,莫不弹冠振衿辐輳而出。”

犹蒸腾。

李劼人《天魔舞》第十九章:“啊!掌舵的人早已被私欲薰蒸在三十三天之上,同人们距离太远,早已不能理解人们的情绪了。”

国语词典:

热气充溢上升。

网络解释:

薰蒸

  • 土壤处理是防治土传病害的重要途径。化学熏蒸是土壤处理的重要办法之一。溴甲烷(MBr) 在过去数十年是国际上广泛使用的高效土壤熏蒸剂。但由于MBr的大量使用明显破坏大气臭氧层, 造成地球表面紫外线辐射大幅增加, 严重影响地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 生物熏蒸是利用植物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杀生气体抑制或杀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的方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xūn
    • 注音ㄒㄩㄣ
    • 笔划17
    • 繁体
    • 五笔ATGO
    • 五行

    (名)〈书〉一种香草;也泛指花草香。

    • 拼音zhēng
    • 注音ㄓㄥ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BIO
    • 五行

    (1)(动)蒸发:~气|~馏。

    (2)(动)利用水蒸气的热力使食物熟或热:~饭|~锅|~饺|~笼|~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