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袴子弟
拼音: | wán kù zǐ dì |
注音: | ㄨㄢˊ ㄎㄨˇ ㄗˇ ㄉ一ˋ |
词性: | 成语 |
纨袴子弟的意思
词语解释:
纨袴子弟
(1) 只知享受,什么事也不能干的富贵人家子弟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出身富贵家庭、不务正业的子弟。
引《宋史·鲁宗道传》:“馆阁育天才英才,岂紈袴子弟得以恩泽处邪!”
明冯梦龙《智囊补·上智·明镐》:“明镐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并州,时边任多紈袴子弟。”
柔石《二月》六:“钱正兴在他的眼中,不过是一个纨袴子弟,同世界上一切纨袴子弟一样的。”
- 1、半月前,家父决意要将我许配给一个平素十分讨厌的纨袴子弟,我方负气悄悄离家出走,来到九江躲避。
- 2、荔枝姑娘见这位书生眉清目秀,举止谦恭有礼,不像那般寻花问柳的纨袴子弟,心里不觉也产生了几分感,于是壮起胆子问道“敢问客官尊姓大名?”。
- 3、话说清朝末年,屯溪黎阳出了个纨袴子弟,名唤罗布琪。
- 4、李景隆之父为李文忠,是明太祖的外甥,与燕王为姑表兄弟,李景隆算起来与建文帝同辈份,此人根本是个纨袴子弟,只会空读兵书,从不曾领兵。
- 5、我一见他才知,这里的张公子原来是一位富家纨袴子弟,并不是无忌哥哥,忙对掌柜道掌柜的,对不住,这位张公子不是我要寻的人。
- 6、刘家家主的长子刘辉,是一个有名的流氓,纨袴子弟,在整个景阳城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只要是他看上的女人,一定要得到,因为在这里,没人敢得罪刘家。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