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胄
拼音: | jiǎ zhòu |
注音: | ㄐ一ㄚˇ ㄓㄡˋ |
词性: | 名词 |
甲胄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甲胄
(1) 盔甲衣胄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铠甲和头盔。
引《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
《书·说命中》:“唯口起羞,惟甲胄起戎。”
孔传:“甲,鎧;胄,兜鍪也。”
《汉书·王莽传上》:“甲胄一具,秬鬯二卣。”
《西游记》第二回:“那魔王穿了甲胄,绰刀在手。”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字的两旁,上下排列一些泥塑的历史上的名人,文戴纱帽,武披甲胄。”
⒉ 泛指兵器。
引宋范仲淹《铸剑戟为农器赋》:“任甲胄於忠信,施干櫓於礼义。去彼取此,息南征北伐之劳;小往大来,变东作西成之器。”
⒊ 披甲戴盔。
引《礼记·表记》:“是故君子衰絰则有哀色……甲胄则有不可辱之色。”
《国语·晋语三》:“甲胄而效死,戎之政也。”
《旧唐书·刘玄佐传》:“明晨,衙兵皆甲胄,拥士寧登重榻。”
⒋ 指战争。
引清赵翼《偶书所见》诗:“小则兴讼狱,大则兴甲胄。”
国语词典:
铠甲和头盔。
网络解释:
甲胄
- 1、影片中的主角穿着中古时代的甲胄。
- 2、蟹豸倚赖铜甲胄,大虫生风多野岫。
- 3、乙巳,躬擐甲胄,四面疾攻,一鼓拔之,生擒王琳、王贵显、卢潜及扶风王可硃浑道裕、尚书左丞李騊駼送建康。
- 4、朕自先朝肃将天威,抚军朔方,殆将十年,亲御甲胄,力战却敌者屡矣。
- 5、这尘色立眉瞪眼,面目凶悍,身披甲胄,手持齐眉棍棒,不威猛。
- 6、突然,只闻大殿外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接着,一队甲胄鲜明的士兵一拥而入,凭借人多势众,迅速将一干禁卫制服。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甲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