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踏
拼音:tóu tà
注音:ㄊㄡˊ ㄊㄚˋ

头踏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

形容威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参见“头答”、“头达”。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二折:“老夫此来不张伞盖,不摆头踏,你知老夫的这意么?”
《西游记》第十二回:“来到东华门前,正撞着宰相萧瑀散朝而回,众头踏喝开街道。”
《醒世姻缘传》第六二回:“只见前边摆列着许多头踏,又有许多火把纱灯。”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排头踏青衣前走,高轩稳扇盖交抖。”

⒉ 形容威风。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四折:“俺孩儿便得来家,你看他参随人马甚头踏。”

国语词典:

旧时官员出巡时前导的仪仗队。元.杨显之《酷寒亭.第一折》:「走去衙门自告咱,问官人借对头踏乱交加。」《西游记.第一二回》:「行勾多时,来到东华门前,正撞著宰相萧瑀散朝而回,众头踏喝开街道。」也作「头搭」、「头答」、「头达」。

网络解释:

头踏

  • 头踏是汉语词语,解释之一为古代官员出行时,走在前面的仪仗,出自石子章 《竹坞听琴》第二折。
  • 字义分解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tà,tā
    • 注音ㄊㄚ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KHIJ
    • 五行

    1.踩:不要~坏庄稼。脚~实地。

    2.到现场去:~看。~勘。

    〔踏实〕同“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