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立其诚
拼音:xiū cí lì qí chéng

修辞立其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原指君子要注重文化修养,做到立身诚实。后多指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1、民无信不立,官则不只是无信不立,而且必须“修辞立其诚”。
  • 2、“修辞立其诚”,这像是做人做事的常识,但谁都知道今天中国新闻人做到这一点何其难。
  • 3、“修辞立其诚”,改进文风,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
  • 4、“‘修辞立其诚’,这是恩师冯友兰、张岱年对我最大的影响。
  • 5、但她希望自己的写作能够“修辞立其诚”,结果,像个生性鲁莽的人不会说客气话了,写成这样。
  • 6、所谓修辞立其诚,而决不是修辞骋其艺,更不是修辞骋其伪。

字义分解

  • 拼音xiū
  • 注音ㄒㄧㄡ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HTE
  • 五行

[ xiū ]

1. 装饰,使完美:修饰。修辞。装修。

2. 整治,恢复完美:修复。修治。修缮(修理)。修浚(修理疏通)。修好。修明(古代指政治清明)。

3. 剪或削:修剪。

4. 兴建,建造:修建。修筑。

5. 编纂,撰写:修书。修史。修纂。

6. (学问,品行方面)钻研、学习、锻炼:修学。修业。修养。

7. 长(cháng),高:修长。

8.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并付诸行动:修行。修女。

9. 姓。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

  • 拼音
  • 注音ㄑㄧˊ,ㄐ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DWU
  • 五行

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其所。莫名其妙。三缄其口。独行其是。自食其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其他。其余。其次。文如其人。名副其实。言过其实。

3.  那里面的:其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其如是,熟能御之?”

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其如土石何?”

6.  词尾,在副词后:极其快乐。大概其。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DNT
  • 五行

(1)(形)真实的(心意):~心~意|开~布公。

(2)(副)〈书〉实在;的确:~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