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园
拼音: | gū dú yuán |
注音: | ㄍㄨ ㄉㄨˊ ㄩㄢˊ |
孤独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
引证解释:
⒈ 古时收养无人赡养的老人和孤儿的机构。
引《梁书·武帝纪下》:“又於京师置孤独园,孤幼有归,华髮不匱。若终年命,厚加料理。”
国语词典:
印度佛教圣地之一,是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相传释尊成道之后,憍萨国的长者给孤独,用大量黄金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在舍卫城南花园的地皮,建精舍,供释尊居住、说法的场所。因这座精舍的树木是祇陀太子供养佛陀,故合二人名字命名。是佛教最早的两大精舍之一。
字义分解
- 拼音gū
- 注音ㄍㄨ
- 笔划8
- 繁体孤
- 五笔BRCY
- 五行木
(1)(形)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儿。
(2)(形)单独;孤单:~雁|~岛。
(3)(代)封建王侯的自称。
- 拼音dú
- 注音ㄉㄨˊ
- 笔划9
- 繁体獨
- 五笔QTJY
- 五行金
(1)(形)单独、独自。
(2)(副)唯独;表示唯一:~有一人。
(3)(形)自私;容不得人:这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