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园病
拼音:wén yuán bìng
注音:ㄨㄣˊ ㄩㄢˊ ㄅ一ㄥˋ

文园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亦作:文园病渴 、文园渴病

引证解释:

⒈ 汉司马相如曾任孝文园令,“常有消渴疾”。因此称病闲居。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后遂以“文园病”指消渴病。

宋贺铸《罗敷歌》词之二:“河阳官罢文园病,触绪萧然。”
明唐顺之《赠宜兴张医》诗之二:“独抱文园病,逢君试一谈。”
清曹寅《怀高澹人学士》诗:“易痼文园病,曾分萧寺灯。”
亦作“文园病渴”、“文园渴病”。 清宋琬《书成伾岚年兄异梦卷》诗:“苕荣入梦事偏奇,萧瑟文园病渴时。”
吴虞《谢素卿自灌县寄雪梨兼呈玉叔》诗之四:“甘芳也抵金茎露,解得文园渴病无?”

网络解释:

文园病

  • 文园病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一种消渴疾。
  •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LFQV
    • 五行

    (1)(名)(~子、~儿)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地方:花~|果~|~艺。

    (2)(名)供人游览娱乐的地方:公~|动物~。

    • 拼音bìng
    • 注音ㄅㄧㄥ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GMW
    • 五行

    (1)(动)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的不正常状态:疾~|心脏~。

    (2)(名)生理上或心理上发生不正常的状态:~了三天。

    (3)(名)心病;私弊:弊~。

    (4)(名)缺点;错误:语~|通~。

    (5)(动)〈书〉祸害;损害:祸国~民。

    (6)(动)〈书〉责备;不满:诟~|为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