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箭
拼音:shuǐ jiàn
注音:ㄕㄨㄟˇ ㄐ一ㄢˋ

水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喻急流。 2.五箭之一。旧时堪舆家谓水势不利,招凶致灾的恶地。

引证解释:

⒈ 喻急流。

唐卢照邻《山庄休沐》诗:“川光摇水箭,山气上云梯。”

⒉ 五箭之一。旧时堪舆家谓水势不利,招凶致灾的恶地。参见“五箭”。

宋洪迈《夷坚支志丁·赵三翁》:“席曰:‘地理之説多矣,独不闻五箭者,敢问何谓也?’ 翁曰:‘……峻滩急流,悬泉泻瀑,衝石走沙,声如雷动,昼夜不息者,名曰水箭。’”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UE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