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文
拼音:sù wén
注音:ㄙㄨˋ ㄨㄣˊ

素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 2.白色的花纹。

引证解释:

⒈ 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

《文选·班固<幽通赋>》:“素文信而底麟兮, 汉賔祚于异代。”
李善注:“孔子作《春秋》素王之文,以明示礼度之信而致麟。”
唐王建《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诗:“篋中有素文,千里求发扬。”

⒉ 白色的花纹。

《隋书·礼仪志七》:“子、男、素朱綬,三采,青赤白,纯朱质,素文织之,长一丈四尺,百四十首,阔七寸。”

网络解释:

素文

  • 素文 [sù wén] 1. 发扬素王之道的文章。特指《春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