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成
拼音:zǎo chéng
注音:ㄗㄠˇ ㄔㄥˊ

早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

引证解释:

⒈ 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

《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瞻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南史·文学传·杜之伟》:“﹝之伟﹞年十五,遍观文史及仪礼故事,时辈称其早成。”
唐韩愈《独孤府君墓志铭》:“始微有知,则好学问;咨禀教飭,不烦提諭;月开日益,卓然早成。”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大抵功名迟速,莫逃乎命,也有早成,也有晚达。”

网络解释:

早成

  • 早成,指人的身心早熟。亦谓年少功成名就。《三国志·蜀志·诸葛瞻传》:“ 瞻 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
  • 字义分解

    • 拼音zǎo
    • 注音ㄗㄠ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H
    • 五行

    (1)(名)早晨。

    (2)(副)很久以前。

    (3)(副)先前(表示离现在已有一段距离):我的话~说完了。

    (4)(副)比一定的时间靠前。

    (5)(名)问候的话;用于早晨见面时互相招呼:您~!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NNT

    [ chéng ]

    1.做好,做完:成功。完成。成就。成事。成交。成立。成婚。成仁(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成人之美。玉成其事。

    2.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成形。成性。成人。自学成才。蔚然成风。

    3.变为:长成。变成。

    4.可以,能行:成,就这么办。

    5.称赞人能力强:他办事麻利,真成。

    6.够,达到一定数量:成年累(lěi)月。

    7.已定的,定形的:成规。成俗。成见。成例。成竹在胸。

    8.十分之一:增产三成。

    9.平定,讲和:“会于稷,以成宋乱”。

    10.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