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
拼音: | lǐ zì chéng |
注音: | ㄌ一ˇ ㄗˋ ㄔㄥˊ |
李自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606~1645)本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明末流寇,自称闯王。性情残忍猜忌,率领党徒烧杀掳掠,延祸数省。崇祯十七年于西安称王,僭号大顺,并率众攻陷京师,庄烈帝殉国。后吴三桂领清兵入关,李败逃自杀。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李自成 (姚雪垠著长篇历史小说)
- 1、虽则北京旋得旋失,歹李自成手中还有陕西、河南、湖广北部诸多地方。
- 2、李自成是一个贫苦农民的米脂县陕西省。
- 3、几年后,李自成攻占北京,张氏为黄夫人及两个儿子准备盘缠,“潜遣归里”。
- 4、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他不可能摆脱三百年前时代和阶级的局限。
- 5、心中计议已定,便决定投降李自成,当吴三桂说出此议,一众人皆是欢呼不已。
- 6、起义失败后,李自成与野拂一同隐居在湖南石门的夹山寺。
字义分解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7
- 繁体李
- 五笔SBF
- 五行火
(1)(名)(~子)小乔木;果实球形;黄色或紫红色;是普通水果。
(2)(名)(~子)这种植物的果实。
(3)(名)(Lǐ)姓。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李自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