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山运动
拼音:zào shān yùn dòng
注音:ㄗㄠˋ ㄕㄢ ㄩㄣˋ ㄉㄨㄥˋ

造山运动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造山运动zàoshān yùndòng

(1) 山岳形成的过程,尤指由地壳褶皱作用所引起的;又指在时间和空间上紧密联系的连续造山运动

orogeny

引证解释:

⒈ 由于地球内部的变化,地壳表面发生褶皱隆起而形成山脉。地球上绝大多数的山脉都是由于造山运动而形成的。

国语词典:

地壳经变动而造成山脉的运动。主要由地槽中的厚层沉积物,受横向压力推挤后隆起而形成。

网络解释:

造山运动

  • 造山运动是指地壳局部受力、岩石急剧变形而大规模隆起形成山脉的运动,仅影响地壳局部的狭长地带。当前观测到的最后一次造山运动是燕山运动,其结束的时间是白垩纪末期,距今已有1亿年。
    • 1、前陆盆地是研究造山运动的关键地区之一。
    • 2、伴随着造山运动的地壳运动出发了一场广泛的火成活动。
    • 3、湖北经历过几次重要的海陆变迁和造山运动后,到晚第三纪时,逐渐形成了近代地貌的雏形。
    • 4、齐塔人说阿尔卑斯山脉上几乎没有造山运动,尽管他们说在极移期间阿尔卑斯山脉会剧烈的颠簸。
    • 5、明确黄陵地区孔兹岩系为一套变质的富铝质沉积岩组合,在晋宁期造山运动期间该套岩系经历四期变质作用。
    • 6、形成构造或地形特征的岩石块体。如在一个造山区或造山运动区内的火成岩块体与变质岩块体。

    字义分解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KP

    (1)(动)做;制作:创~|建~|~纸。

    (2)(动)假编;捏造:~谣。

    (3)(名)指相对两方面的人;法院里专用于诉讼的两方:两~|甲~。

    (4)(量)〈方〉农作物的收成或收成的次数:早~|一年三~。

    (5)(动)前往;到:~访|登峰~极。

    (6)(动)成就:~诣|深~。

    (7)(动)培养:可~之才。

    • 拼音shān
    • 注音ㄕ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MMMM
    • 五行

    (1)(名)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高~。

    (2)(名)形状像山的东西:冰~。

    (3)(名)蚕蔟:蚕上~了。

    (4)(名)指山墙:房~。

    (5)(名)姓。

    • 拼音yùn
    • 注音ㄩㄣ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CPI
    • 五行

    (1)(动)运动。

    (2)(动)搬运;运输。

    (3)(动)运用。

    (4)(Yùn)姓。

    • 拼音dòng
    • 注音ㄉㄨㄥ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CLN
    • 五行

    (1)(动)改变原来位置或状态:搬~。

    (2)(名)动作:一举一~。

    (3)(动)使用:~脑筋。

    (4)(动)感情起反应:~人。

    (5)(动)开始做:~工。

    (6)(副)动不动;常常:观众~以万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