缨子
拼音:yīng zi
注音:一ㄥ ㄗˇ

缨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缨子yīngzi

(1) 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帽缨子
tassel

(2) 像缨子的东西

萝卜缨子
tassel-like things

引证解释:

⒈ 系在衣帽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金瓶梅词话》第二回:“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玲瓏儿,金井玉栏杆圈儿。”

⒉ 像缨子的东西。多指萝卜、芥菜等的叶。

高玉宝《高玉宝》第五章:“玉宝妈端了一筐萝卜缨子出来,在院子里,吩咐玉容拿到井台边去洗。”

国语词典:

系在服装或器物上的穗状饰物。

网络解释:

缨子

  • 《缨子》是一部当代都市小说,作者是花开四季香。
    • 1、在一把剑的刀柄上的一个装饰的缨子
    • 2、这个人全身红衣,年纪很轻,背上背了一把长长的刀,刀柄上结了一个如血般鲜红的缨子
    • 3、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当然不懂得这是一个人从孩子变成大人时的正常表现,这是成长路上必须的经历的过程,就像是苞谷苗要经历拔节、抽缨子和结籽的过程一样。
    • 4、鲍翁种了两亩萝卜,一个月后生出了密麻般的毛毛虫,把缨子吃得是百孔千疮,路人向鲍翁建议。
    • 5、原来卤肉,马肉,骆驼肉换,愿意吃也不行了吃不起了,换成白菜帮子萝卜缨子,饿不死就行了。
    • 6、他虽然仍为柳生家族效力,却只是看在柳生十兵卫老家主与柳生缨子小姐的面子上,平日里,哪怕是柳生当代家主柳生一雄,也轻易不敢开罪于他。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