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拼音:zhèng wǔ
注音:ㄓㄥˋ ㄨˇ
词性: 名词

正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午zhèngwǔ

(1) 中午十二点

high noon

引证解释:

⒈ 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

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耳。”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人又言二月朔日正午有日华,而人愈不得见。”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国语词典:

中午十二点钟。

词语翻译

英语
midday, noon, noonday
德语
Mittag (S)​, Mittagszeit (S)​
法语
midi

网络解释:

正午

  • 《正午》是由美国克莱默斯坦利电影制作,联美影业发行的85分钟西部影片。该片由弗雷德·金尼曼导演,卡尔·福尔曼编剧,加里·库珀、格蕾丝·凯利、托马斯·米切尔、劳埃德·布里奇斯、凯蒂·乔拉杜等主演,于1952年7月7日在美国上映。
  • 该片讲述了一名小镇警长在无法寻得助手之下,只身对抗四个前来报仇恶徒的故事
  • 正午 (汉语词语)

  • 正午,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出自《夏日途中》。
  • 正午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正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着干燥的沙漠。
    • 2、正午的太阳向人们洒下热情的光,绿树也毫无保留的接受,向日葵更是面向她露出更灿烂的笑脸。
    • 3、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4、正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们脊梁直发烫,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 5、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同情是一片祥云,让正午的太阳不那么灼热;同情是一场蒙蒙细雨,让受伤的才草得到心的浇灌。
    • 6、正午,太阳的光线很强,照得人睁不开眼。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GHD
    • 五行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

    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J
    • 五行

    (1)(名)地支的第七位。参看〔干支〕。

    (2)(名)白天十二点:~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