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午
拼音: | zhèng wǔ |
注音: | ㄓㄥˋ ㄨˇ |
词性: | 名词 |
正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正午
(1) 中午十二点
英
引证解释:
⒈ 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
引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一:“猫眼早暮则睛圆,正午则如一线耳。”
明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人又言二月朔日正午有日华,而人愈不得见。”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国语词典:
中午十二点钟。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正午
正午 (汉语词语)
- 1、正午的阳光热辣辣地照着干燥的沙漠。
- 2、正午的太阳向人们洒下热情的光,绿树也毫无保留的接受,向日葵更是面向她露出更灿烂的笑脸。
- 3、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 4、正午,太阳火辣辣的,晒得人们脊梁直发烫,耀眼得让人睁不开眼。
- 5、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同情是一片祥云,让正午的太阳不那么灼热;同情是一场蒙蒙细雨,让受伤的才草得到心的浇灌。
- 6、正午,太阳的光线很强,照得人睁不开眼。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