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端正正
duān duān zhèng zhèng
ㄉㄨㄢ ㄉㄨㄢ ㄓㄥˋ ㄓㄥˋ
常用成语
DDZZ
联合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式上、结构上或安排上协调相称,正正规规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3回:“李逵端端正正朝上拜了三拜,心中想道:‘阿也!少了一拜!’”
语法:
端端正正作定语、状语;用于有序的事物。
示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
英语:
as level as a die
反义词:
- 1、上课铃响后,整个教室鸦雀无声,一根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到。同学们坐得端端正正,等着老师来上课。
- 2、我们要端端正正做人。
- 3、教室中间摆放着整整齐齐的桌椅,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忠实伙伴,每天同学们端端正正地坐在这里聚精会神地听课,争先恐后地发言,专心致志地学习。
- 4、暪为了保持自己的威严,他坐得端端正正的。
- 5、小红的字总是写得端端正正的。
- 6、赤鹰到了,他们个个精神饱满,穿着迷彩服,端端正正地站在警察局门前。
字义分解
- 拼音duān
- 注音ㄉㄨㄢ
- 笔划14
- 繁体端
- 五笔UMDJ
- 五行火
(1)(名)(东西)的头:两~。
(2)(名)项目、点:举其一~。
(3)姓。
(4)(动)平举着拿:~茶。
(5)(形)端正、正派:~坐。
- 拼音zhèng,zhēng
- 注音ㄓㄥˋ,ㄓㄥ
- 笔划5
- 繁体正
- 五笔GHD
- 五行金
zhèng
1.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
2. 合于法则的: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3.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4. 恰好: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
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他正在开会。
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正面。正本。
7. 纯,不杂:正色。正宗。正统。纯正。
8. 改去偏差或错误: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
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正方形。
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正电。
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正数(shù)。
12. 姓。
zhēng1.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与端端正正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