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鲊
拼音:qiū zhǎ
注音:ㄑ一ㄡ ㄓㄚˇ

秋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仲秋制作的腌鱼。

引证解释:

⒈ 仲秋制作的腌鱼。按,《太平御览》卷八六二引作“秋鯖”。

元好问《中州集·郭录事用中》引晋张华《博物志》:“西羗仲秋日,取鲤子,不去鳞,破腹,以赤秫米饭盐醋合糝之,逾月则熟,谓之秋鮓。”

网络解释:

秋鲊

  • 秋鲊,汉语词语,读音是qiū zhǎ,指仲秋制作的腌鱼。
  • 字义分解

    • 拼音qiū
    • 注音ㄑㄧㄡ
    • 笔划9
    • 繁体秋、鞦
    • 五笔TOY
    • 五行

    (1)(名)秋季:深~|~风|~雨。

    (2)(名)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大~。

    (3)(名)指一年的时间:一日不见;如隔三~。

    (4)(名)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危急存亡之~。

    (5)(名)姓。

    • 拼音zhǎ,zhà
    • 注音ㄓㄚˇ,ㄓㄚ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GTF

    zhǎ

    1. 一种用盐和红曲腌的鱼:“江南人好作盘游饭,鲊脯脍炙,无有不埋在饭中”。

    2. 用米粉、面粉等加盐和其他作料拌制的切碎的菜,可以贮存:茄子鲊。扁豆鲊。

    zhà

    1. 海蜇,水母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