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天蟠地
拼音:jí tiān pán dì
注音:ㄐ一ˊ ㄊ一ㄢ ㄆㄢˊ ㄉ一ˋ
词性: 成语

极天蟠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引证解释:

⒈ 谓充塞天地之间。

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非天下之至明,其敦能与於此?极天蟠地之礼,周旋揖让之规,百神於是会昌,二仪以之同节。”

网络解释:

极天蟠地

  • 极天蟠地
  • 〖出处〗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示例〗非天下之至明,其孰能与于此?~之礼,周旋揖让之规,百神于是会昌,二仪以之同节。 ★唐 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EYY
    • 五行

    (1)(名)顶点;尽头:登峰造~|无所不用其~(用尽可能使用的各种手段)。

    (2)(名)地球的南北两端;磁体的两端;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南~|北~|阴~|阳~。

    (3)(动)尽;达到顶点;~力|~目四望|物~必反|~一时之盛。

    (4)(形)最终的;最高的:~度|~端|~量。

    (5)(副)表示达到最高度:~重要|~少数。注意:~重要|~少数。注意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JTOL
    • 五行

    (动)蟠曲;曲折环绕。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