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际
拼音:tiān rén zhī jì
注音:ㄊ一ㄢ ㄖㄣˊ ㄓ ㄐ一ˋ
词性: 成语

天人之际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天道与人事相互之间的关系。

引证解释:

⒈ 天道与人事相互之间的关系。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披艺观之,天人之际已交,上下相发允答。”
《汉书·司马迁传》:“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诣王辅嗣,见王注精奇,迺神伏,曰:‘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
清龚自珍《五经大义终始论》:“圣人之道,本天人之际,臚幽明之序。”
亦省作“天人际”。 唐杜甫《八哀诗·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国语词典:

天道或天象与人事间相互的关系。

网络解释:

天人之际

  • 天人之际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tiān rén zhī jì,意思是天:人事不可为的因素;人:人事可为的因素;际:房屋两面墙交汇的部分。
  • 天人之际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自然规律
    • 1、演绎出显一曲超世绝伦的人仙恋情,堪称天人之际的绝唱恋歌。
    • 2、上下各千岁,然后天人之际续备。
    • 3、这些高手,在邀天之幸的当下,恰恰就立于“天人之际”。
    • 4、天人之际是自然审美的文化背景,人类自然审美正沿自然与文化两端展开。
    • 5、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字义分解

    • 拼音tiān
    • 注音ㄊㄧㄢ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DI
    • 五行

    (1)(名)头顶。

    (2)(名)天空:~边。

    (3)(名)顶部的;凌空架设的:~窗。

    (4)(名)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

    (5)(名)一天的某一段时间:天不早啦。

    (6)(名)季节:春~|三伏~。

    (7)(名)天气:阴~。

    (8)(名)天然的;天生的:~资|~才。

    (9)(名)自然界:~灾。迷信的人指自然界的主宰者;造物者:~意。迷信的人指神佛仙人所住的地方:~堂|归~。

    • 拼音rén
    • 注音ㄖㄣ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WWWW
    • 五行

    (1)(名)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女~|~们|~类。

    (2)(名)每人;一般人:~手一册|~所共知。

    (3)(名)指成年人:长大成~。

    (4)(名)指某种人:工~|军~|主~|介绍~。

    (5)(名)别人:~云亦云|待~诚恳。

    (6)(名)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这个同志~很好|他~老实。

    (7)(名)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不大舒服。

    (8)(名)指人手、人材:我们这里正缺~。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FIY
    • 五行

    (1)(名)靠边的或分界的地方:边~|分~|天~|一望无~。

    (2)(名)里边;中间:脑~|胸~。

    (3)(名)彼此之间:国~|星~旅行。

    (4)(名)时候:正当革命胜利之~。

    (5)(名)正当(指时机、境遇):~此盛会。

    (6)(名)遭遇: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