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绥
拼音: | hú suí |
注音: | ㄏㄨˊ ㄙㄨㄟˊ |
狐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狐绥”喻妇女淫乱。
引《诗·卫风·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朱熹集传:“狐者,妖媚之兽。绥绥,独行求匹之貌。”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四》:“辰嬴以国君之女,朝事其弟,夕事其兄;鶉奔、狐绥之行,见於大邦之主,而恬不为耻也。”
明汪廷讷《狮吼记·诉冤》:“黄州柳氏陈家妇,鷙悍狐绥恣嫉妬。劳劳长舌牝鸡晨,废弛三纲全不顾。”
网络解释:
狐绥
字义分解
- 拼音hú
- 注音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狐
- 五笔QTRY
- 五行水
(1)(名)哺乳动物的一属;形状略像狼;面部较长;耳朵三角形;尾巴长;毛通常赤黄色。性狡猾多疑;昼伏夜出;吃野鼠、鸟类、家禽等。毛皮可做衣物。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通称狐狸。
(2)(H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