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辞
拼音:chū cí
注音:ㄔㄨ ㄘˊ

出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出外时辞行。 2.吐辞;说话。

引证解释:

⒈ 出外时辞行。

汉班固《白虎通·巡狩》:“孝子出辞反面,事死如事生。”

⒉ 吐辞;说话。

明刘基《郁离子·九难》:“出辞成法,建画为律,修九章以富国,发六奇以制敌。”

网络解释:

出辞

  • 【词语】:出辞
  • 【注音】:chū cí
  • 【释义】:1.出外时辞行。 2.吐辞;说话。
  •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DUH
    • 五行

    (1)(名)优美的语言:~令。

    (2)(名)古典文学的一种体裁:楚~。

    (3)(动)告别:~行。

    (4)(动)不接受;请求离去:~职。

    (5)(动)躲避、推托:万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