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母质
拼音: | tǔ rǎng mǔ zhì |
注音: | ㄊㄨˇ ㄖㄤˇ ㄇㄨˇ ㄓˋ |
土壤母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又称“成土母质”。指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疏松碎屑物。是土壤矿物质的来源,其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及机械组成
颗粒大小
,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颗粒大小
,影响了土壤的形成和性质。
网络解释:
土壤母质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rǎng
- 注音ㄖㄤˇ
- 笔划20
- 繁体壤
- 五笔FYKE
- 五行土
(1)(名)土壤:沃~。
(2)(名)地:天~之别。
(3)(名)地区:接~。
- 拼音mǔ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母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