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圭
拼音: | tǔ guī |
注音: | ㄊㄨˇ ㄍㄨㄟ |
土圭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用以测日影、正四时和测度土地的器具。
引《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贾公彦疏:“土圭尺有五寸, 周公摄政四年,欲求土中而营王城,故以土圭度日景之法测度也。度土之深,深谓日景长短之深也。”
《文选·张衡<东京赋>》:“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李善注引郑玄曰:“土,度也;缩,短也;盈,长也。谓圭长一尺五寸,夏至之日,竖八尺表,日中而度之,圭影正等,天当中也。”
《南史·宋纪上》:“长安丰稔,帑藏盈积,帝先收其彝器、浑仪、土圭、记里鼓、指南车及秦始皇玉璽送之都。”
明张煌言《至夜传王师出东粤志喜》诗:“土圭才见影初长,忽报天声出五羊。”
竺可桢《中国古代在天文学上的伟大贡献》:“公历纪元前七世纪,已采用土圭来观测日影。”
网络解释:
土圭
字义分解
- 拼音tǔ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土
- 五笔FFFF
- 五行土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