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uáng yú |
注音: | ㄏㄨㄤˊ ㄩˊ |
词性: | 名词 |
黄鱼的意思
词语解释:
鱼名。
旧时指轮船水手、汽车司机等为捞取外快而私带的旅客。
旧时苏南一带称大脚女子为黄鱼。
指金条。
引证解释:
⒈ 鱼名。(1)鳣的别名。
引《尔雅·释鱼》“鱣” 晋郭璞注:“鱣,大鱼,似鱏而鼻短,口在頷下,甲无鳞,肉黄,大者长二三丈,今江东呼为黄鱼。”
唐杜甫《黄鱼》诗:“日见巴东峡,黄鱼出浪新。”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鳣鱼》﹝释名﹞:“黄鱼,蜡鱼,玉版鱼。”
(2)海鱼。分大黄鱼、小黄鱼两种。也称石首鱼、黄花鱼。 《三国志·吴志·薛综传》:“侵虐百姓,彊赋于民,黄鱼一枚收稻一斛,百姓怨叛。”
⒉ 旧时指轮船水手、汽车司机等为捞取外快而私带的旅客。
引洪深《鸡鸣早看天》第二幕:“规定带几个客人,就只能带几个;多一条黄鱼都不能行的。”
沙汀《航线》:“三个‘黄鱼’笔直地站在船主面前,枯黄的手指捏弄着钮扣和衣领子。”
⒊ 指金条。
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二:“朱延年以为又提到那五十两黄金的事,赶紧表明,‘欠他那五条黄鱼,等我复业,生意发达了,一定还他。我知道他念念不忘这五条黄鱼,他就没想到我目前的困难。’”
⒋ 旧时苏南一带称大脚女子为黄鱼。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回:“这里南京人,叫大脚妓女做黄鱼。”
苏曼殊《绛纱记》:“此亦由於黄鱼学堂之害。”
自注:“苏俗称女子大足为黄鱼。”
国语词典:
动物名。鲈目石首鱼科。分大黄鱼、小黄鱼两种。大黄鱼体长十四至五十七公分,肉质细嫩,分布我国沿海一带。小黄鱼也称为「黄花鱼」,体色较大黄鱼黄,体长十一至三十四公分,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网络解释:
黄鱼 (石首鱼科海洋鱼类)
- 1、但后来金贵银贱,普通百姓也纷纷想买黄金,而“大黄鱼”。
- 2、如今号称野生小黄鱼其实仅比海蜒大一点点,海蜇十有八九嚼不动。
- 3、哪九鲜各地方内容各有不同,地三鲜主要是苋菜、蚕豆、元麦,树三鲜是梅子、樱桃和香椿头;而水里的三样则是鲥鱼、鲳鱼和黄鱼。
- 4、海洋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仅存的大黄鱼产卵场。
- 5、蟹黄鱼翅、芙蓉干贝、烧海参、炸蛎黄等,都是海鲜类的。
- 6、那儿的食物基本上都是烧熟的,如美味的黄鱼汤,油炸虾串和碳烤鱿鱼等等。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11
- 繁体黄
- 五笔AMWU
- 五行土
(1)(形)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布|~花|~色|发~。
(2)(名)指黄河:~泛区|治~|~灾。
(3)(Huánɡ)姓。
(4)(动)〈口〉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买卖~了|对象~了|生意~了。
与黄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