彯缨
拼音:piāo yīng
注音:ㄆ一ㄠ 一ㄥ

彯缨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冠缨飘动。指在朝为官。

引证解释:

⒈ 谓冠缨飘动。指在朝为官。

《梁书·张充传》:“彯缨天阁,既谢廊庙之华;缀组云臺,终惭衣冠之秀。”
宋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出则建崇牙,开大幕,有琱戈玄甲之徒,有彯缨结佩之士,罗列于初筵。”
清杭世骏《<东城杂记>序》:“揽水竹以清心魂,谢彯缨而回俗驾。”
王闿运《哀江南赋》:“彯缨者坐致公卿,挥麈者羞谈管乐。”

网络解释:

彯缨

  • 彯缨是指谓冠缨飘动
  • 字义分解

    • 拼音piāo,piào
    • 注音ㄆㄧㄠ,ㄆㄧㄠ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FIE

    piāo

    1. 飘带:“撒毡彯为甲。”

    2. 〔彯摇〕轻捷;敏捷,如“彯彯武猛”。

    3. 飘扬;飘卷:“彯沙礐石。”

    piào

    1. 图画;彩饰。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XMMV
      • 五行

      (1)(名)古代帽子上系在颔下的带子;也泛指带子:~帽|长~。

      (2)(名)(~儿)缨子

      (3)(名):红~枪。

      (4)(名)(~儿)缨子。

      (5)(名)缨子:芥菜~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