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牙
拼音:zhì yá
注音:ㄓˋ 一ㄚˊ

智牙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智齿。

引证解释:

⒈ 即智齿。参见“智齿”。

《北齐书·徐之才传》:“武成生齻牙,问诸医。尚药典御邓宣文以实对, 武成怒而挞之。后以问之才,拜贺曰:‘此是智牙,生智牙者聪明长寿。’ 武成悦而赏之。”

网络解释:

智牙

  • 又名“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的象征,因此被俗称为“智齿”。
    • 1、一个原因可能是智牙残留是因为它会在人们重生牙齿的年龄再长出来,可能是它们不比进化的力量弱。
    • 2、于是,虽然一个智牙的毛病,我却感觉整排牙在松动,那痛排山倒海地向我袭来。
    • 3、那些排列不是很并且已经受到挤压的智牙往往要被拿掉。
    • 4、我感觉我的智牙很痛我决定把它们拔了。
    • 5、王昭君号宁胡阏氏,生一男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 6、再看看昭君身后的两张大床上,分别熟睡着儿子伊督智牙师以及大女儿“云”。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DKJ
    • 五行

    (1)(形)有智慧;聪明:~者|~取。

    (2)(名)智慧;见识:~略|~能|~巧|~勇。

    (3)姓。

    • 拼音
    • 注音ㄧㄚ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AHTE
    • 五行

    (1)(名)牙齿:门~|镶~|~医。

    (2)(名)特指象牙:~筷|~章。

    (3)(名)形状像牙齿的东西:~子。

    (4)(名)(Yá)姓。

    (5)(名)(~子)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