襻带
拼音: | pàn dài |
注音: | ㄆㄢˋ ㄉㄞˋ |
襻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系衣裙的带。 2.指扣住纽子的套和衣物上用来系结的带子。
引证解释:
⒈ 系衣裙的带。
引南朝梁王筠《行路难》:“襻带虽安不忍缝,开孔裁穿犹未达。”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五代甲士》:“寻源溯流,上可至秦汉,下及明代武宗以后流行的长罩甲,基本上和两当铠大同而小异。不同处是南北朝两当原在肩部用襻带,且主要多前后二整块皮质作成。”
⒉ 指扣住纽子的套和衣物上用来系结的带子。
引《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姑娘一看,原来里面小袄、中衣、汗衫儿、汗巾儿,以至抹胸、膝裤、裹脚襻带一分都有。”
网络解释:
襻带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