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并
拼音:gé bìng
注音:ㄍㄜˊ ㄅ一ㄥˋ

鬲并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

引证解释:

⒈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隔”。当是“鬲并”二字。’ 念孙案, 黄説是也。 《管子》、《汉书》、 汉碑多以鬲为隔……《刘瑜传》云:‘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絶其道,则水旱为并。’此説隔并二字之义最明。盖水旱不节皆谓之隔并;此谓蝗旱隔并,则专指旱灾言之。”

《常山贞石志·汉祀三公山碑》:“蝗旱鬲并,民流道荒。”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三公山碑》:“黄云:‘按《汉书》, 安帝时尚书僕射陈忠上书云:“隔并乃臻。”

网络解释:

鬲并

  • 谓水灾、旱灾频至。泛指自然灾害多。鬲,通“ 隔 ”。《常山贞石志·汉祀三公山碑》:“蝗旱鬲并,民流道荒。”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隶拾遗·三公山碑》:“ 黄 云:‘按《汉书》, 安帝 时尚书仆射 陈忠 上书云:“隔并乃臻。”当是“鬲并”二字。’ 念孙 案, 黄 说是也。《管子》、《汉书》、 汉 碑多以鬲为隔……《刘瑜传》云:‘天地之性,阴阳正纪,隔绝其道,则水旱为并。’此说隔并二字之义最明。盖水旱不节皆谓之隔并;此谓蝗旱隔并,则专指旱灾言之。”
  • 字义分解

    • 拼音gé,lì
    • 注音ㄍㄜˊ,ㄌㄧ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KMH
    • 五行

    1. 〔鬲津河〕古水名,即今漳卫新河,是中国河北、山东两省的界河。

    1. 古代炊具,形状像鼎而足部中空。

    • 拼音bìng,bīng
    • 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AJ
    • 五行

    bìng

    1. 合在一起:并拢。合并。兼并。

    2. 一齐,平排着:并驾齐驱。并重(zhòng )。并行(xíng )。

    3. 连词,表平列或进一层:并且。

    4. 用在否定词前,加强否定的语气,表不像预料的那样:并不容易。

    bīng

    1. 中国山西省太原市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