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
拼音: | yàn tai |
注音: | 一ㄢˋ ㄊㄞ |
词性: | 名词 |
砚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砚台
(1) 同“砚
英
(2) ”
引证解释:
⒈ 磨墨的文具。
引唐皮日休张贲等《药名联句》:“鸓鼠啼书户,蜗牛上砚臺。”
砚,一本作“研”。 元姚燧《阳春曲》:“墨磨北海乌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臺高。”
清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因是于行囊之外,转得吾父所遗图书、砚臺、笔筒数件。”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你老人家是想当陪房丫头一块嫁过去,好成天给人家端砚台拿纸啊,还是给人家铺床迭被到了晚上当姨老爷啊?”
国语词典:
磨墨的用具。
网络解释:
砚台
- 1、清宁暴怒,抄起炕几上的砚台狠狠的甩向了徐嬷嬷。
- 2、南宋歙石海棠形算筹刷丝砚是方肖鸣最喜欢的砚台之一,歙石石材珍贵,砚面呈海棠形,立面弧线下收,底部内挖成海棠形足。
- 3、这一天上午,我刚磨一砚台的浓墨,放下墨棒,想休息一下。
- 4、米芾有在收藏砚台,其中有一个紫金砚曾被苏东坡借,但是东坡因为也太喜欢了,所以就不还了,还跟儿子说要用这个砚来陪葬。
- 5、一旁有方砚台,造型古朴,上面雕刻着孩童、长者、老树、陋屋。
- 6、这块石头是“砚”,叫做砚石或砚台。
字义分解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硯
- 五笔DMQN
- 五行土
(1)(名)砚台:笔~|端~。
(2)(名)旧时指有同学关系的(因同学常共笔砚;同学也称“同砚”):~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