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垆
拼音:jiǔ lú
注音:ㄐ一ㄡˇ ㄌㄨˊ

酒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引证解释:

⒈ 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黄公酒壚下过。”
宋周邦彦《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
明徐祯卿《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燕赵客,解裘同醉酒壚旁。”
郁达夫《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蓝亭旧酒壚,当年曾醉病相如。”

⒉ 酒罏:即酒垆。参见“酒壚”。

《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如淳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
《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珍珠,醉倒黄公旧酒罏。”
明何景明《春日刘薛二子过》诗:“未似高阳侣,垂鞭向酒罏。”
明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禁歌妓》:“国初临川人揭轨,以举明经至京,宴南市楼,有诗云:‘詔出金钱送酒罏,綺楼胜会集文儒。’”

网络解释:

酒垆

  • 同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亦借指酒肆、酒店。
  • 字义分解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SGG
    • 五行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

    • 拼音
    • 注音ㄌ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FHNT
    • 五行

    (1)(名)黑色的土壤:~土。

    (2)(名)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借指酒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