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綍
拼音:chū fú
注音:ㄔㄨ ㄈㄨˊ

出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帝王封官的诏令。

引证解释:

⒈ 指帝王封官的诏令。参见“出纶”。

宋司马光《送王待制知陕府》诗:“明光新出綍, 陕陌重分符。”
宋陆游《贺张都督启》:“某获预执鞭,欣闻出綍。”
辽孟初《孟有孚墓志铭》:“悬车致政,高蹈於前规;出綍申恩,载定于遗烈。”

字义分解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BMK
  • 五行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 拼音
  • 注音ㄈㄨ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XFPB

1.绳索。

2.古同“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