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
拼音: | dǒng zhuó |
注音: | ㄉㄨㄥˇ ㄓㄨㄛˊ |
董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92)东汉末年军阀。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羌人起义。公元189年,应大将军何进之召,率兵进京诛灭宦官。不久废少帝,立献帝,专断朝政。残暴专横,胁迫献帝迁都长安,纵火焚烧洛阳宫室,对社会造成极大破坏。后被王允、吕布所杀。
国语词典:
人名。(?~西元192)字仲颖,汉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桓帝时,官羽林郎;灵帝时,为前将军。灵帝崩,引兵至京师,诛宦官,废少帝,立献帝,弑太后,自为太师,淫乱凶暴。袁绍等因而起兵讨伐,后为吕布所杀。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网络解释:
董卓 (东汉末年权臣)
- 1、但他心中清楚,那监狱之中关着的两人,决计不能如那董卓所说的那般处置,若真的这般简单的便直接斩首,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 2、军师看见董卓如此,劝他出营打围散闷。
- 3、孙坚拒绝董卓,不仅表现了他卓荦不群的英雄气概,也使得董卓大有感触。
- 4、昔日汝曾说布投董卓,未料如今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罪恶贯盈,人神共愤。
- 5、恩,主公我同意士元的说法,我想以主公汉室驸马加上主公在天下群雄的地位,讨伐董卓檄文一定会应天下群雄之应的。
- 6、而除去董卓,则是温侯将军为我大汉立下的赫赫大功,您大义灭亲,攘除奸凶,不仅没有过,反而是大大的功劳,因此……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