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让
拼音:wēi ràng
注音:ㄨㄟ ㄖㄤˋ

威让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严厉谴责。

引证解释:

⒈ 严厉谴责。

《国语·周语上》:“有威让之令。”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至周穆西征, 祭公谋父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古之王者,於四夷之不贡不臣,则有威让之令,文告之辞。”

网络解释:

威让

  • 词语解释
  • 严厉谴责。《国语·周语上》:“有威让之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至 周穆 西征, 祭公谋父 称古有威让之令,令有文告之辞,即檄之本源也。”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古之王者,於四夷之不贡不臣,则有威让之令,文告之辞。”
  • 字义分解

    • 拼音wēi
    • 注音ㄨㄟ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GVT
    • 五行

    (名)表现出来的能压服人的力量或使人敬畏的气魄:~风|~势。

    • 拼音ràng
    • 注音ㄖ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HG
    • 五行

    (1)(动)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

    (2)(动)请别人接受招待:~茶|把人家~进屋里。

    (3)(动)索取一定的代价;把财物的所有权转移给别人。

    (4)(动)表示指使、容许或听任:谁~你来的?|~我仔细想|~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5)(介)被;叫:行李~雨给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