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文
拼音: | shū wén |
注音: | ㄕㄨ ㄨㄣˊ |
殊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同形体的文字。
引证解释:
⒈ 不同形体的文字。
引南朝梁沉约《齐太尉王俭碑》:“殊文共会,异軫同归,堆案盈几,充庭满室,随方引应,断决如流。”
《通志·六书略》:“观《古今殊文》与《一代殊文》,则知先儒以义理説文字。”
网络解释:
殊文
- 1、为实现这个功能,每个更改请求表示为资源库中的一个特殊文档。 ()
- 2、此特殊文化现象,隐含女性朝著男性群体行为的学习与复制,寻求主体置换,与位阶顺序的转变。
- 3、在这样的语境中,母亲们既是母爱缺失的责任人,更是特殊文明下母性受到严重摧损的受害者。
- 4、它是一种被浏览器使用来呈现文本和图形的特殊文本文档。
- 5、他说,历史上黄鹤楼为何屡毁还能屡建,就是因为黄鹤楼的特殊文化内涵,既有“驾鹤成仙”的传说,又有崔颢、李白等历代诗人留下的诗篇,雅俗共赏。
- 6、上传可能携带病毒的特殊文件之前请上传者认真检查。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10
- 繁体殊
- 五笔GQRI
- 五行金
(1)(动)死。
(2)(形)不同;差异:~途同归。
(3)(形)特别;特殊:~功|~效。
(4)(副)〈书〉很;极:悬~。
(5)〈书〉(动)断;绝。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殊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