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uō lǐ wén |
注音: | ㄕㄨㄛ ㄌ一ˇ ㄨㄣˊ |
说理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即议论文。参见“议论文”。
引朱光潜《谈文学·写作练习》:“说理文需要丰富的学识和谨严的思考……他们没有说理文所必具的条件而勉强做说理文,势必袭陈腐的滥调,发空洞的议论。”
网络解释:
说理文
- 1、一篇不顾及不同观点的说理文,分数甚至会落到及格线以下。
- 2、文字质朴无华,缺乏文学性,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体事例进行说理,使说理文章有了很大发展,对后代议论文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 3、作为一篇说理文,本文在立意上可圈点。
- 4、这场考说理文“论”及应用文体“诏、诰、表、判语”,均有字数限制,不足或超过均为犯规。
- 5、他的语言准确、洗炼、流畅,文风朴实、平易、沉静,浓郁的理性色彩使他的文章内容显得坚实有力、牢不可破,不愧为议论说理文中的上佳之作。
字义分解
- 拼音shuō,shuì,yuè
- 注音ㄕㄨㄛ,ㄕㄨㄟˋ,ㄩㄝˋ
- 笔划9
- 繁体説
- 五笔YUKQ
shuō
1. 用话来表达意思:说话。说明。演说。解说。
2. 介绍:说合(a.从中介绍;b.商议;c.说和。“合”均读轻声)。说媒。
3. 言论,主张:学说。著书立说。
4. 责备:数说。
5.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的《师说》。
shuì1. 用话劝说别人,使他听从自己的意见:游说。
yuè1. 古同“悦”。
- 拼音lǐ
- 注音ㄌㄧˇ
- 笔划11
- 繁体理
- 五笔GJFG
- 五行火
(1)治玉。
(2)(名)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
(3)(名)道理;事理。
(4)(名)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
(5)(名)管理;办理。
(6)(动)整理;使整齐:~发|~一~书籍。
(7)(动)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路上碰见了;谁也没~谁|置之不~。
(8)(Lǐ)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说理文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