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臬
拼音: | shuǐ niè |
注音: | ㄕㄨㄟˇ ㄋ一ㄝˋ |
水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测定水平面的器具。
引《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制无细而不协於规景,作无微而不违於水臬。”
李善注:“《周礼》:‘匠人建国,水地以县,置槷以县,眡其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 郑玄曰:‘於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也。槷,古文臬,假借字也。於所平之地中,树八尺之臬,以县正之,眡之其景,将以正四方。’”
张铣注:“水臬,水平也。”
唐李白《明堂赋》:“乃準水臬,攒云樑。”
网络解释:
水臬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
与水臬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