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拼音: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注音:ㄉㄨㄥ 一 ㄆㄚˊ ㄗˇ ㄒ一 一 ㄙㄠˋ ㄓㄡˇ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东一耙子西一扫帚[ dōng yī pá zǐ xī yī sào zhǒu ]

⒈  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

引证解释

⒈  比喻说话无中心,东一句西一句,不相连贯。

王士美 《铁旋风》第四章四:“赵抗 总是粗着喉咙,大着嗓子,东一耙子西一扫帚地乱放炮。”
亦作“东一筢子西一扫帚”。 郭澄清 《大刀记》第七章:“他紧靠着伪军坐在木头上,东一筢子西一扫帚地胡乱扯起来。”

字义分解

  • 拼音dōng
  • 注音ㄉㄨ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II
  • 五行

(1)(名)方向名;指日出的一边:~方。

(2)(名)主人;请客的人:房~。

(3)(名)姓。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bà,pá
  • 注音ㄅㄚˋ,ㄆㄚ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DICN
  • 五行

1. 把土块弄碎的农具。

2. 用耙弄碎土块:这块地耙两遍了。

1. 聚拢谷物或平土地用的用具:耙子。齿耙。

2. 用耙平整土地或聚拢谷物。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6
  • 繁体西
  • 五笔SGHG
  • 五行

(1)(名)西方:~边|~南。

(2)(名)西洋;内容或形式属于西洋的。

(3)(名)姓。

  • 拼音sǎo,sào
  • 注音ㄙㄠˇ,ㄙㄠ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VG
  • 五行

sǎo

1. 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2.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3. 全,尽,尽其所有:扫数(shù)。

4. 低落,丧失:扫兴(xìng )。

5. 描画:扫描。扫眉。

6. 迅速横掠而过:扫射。扫视。

7. 结束,了结:扫尾。

8. 祭奠:扫墓。祭扫。

sào

1. 〔扫帚〕以竹枝等扎成的扫地用具。

  • 拼音zhǒu
  • 注音ㄓㄡ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VPMH
  • 五行

(名)笤帚;扫帚:炊~|扫~星|敝~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