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喻
拼音: | yǐn yù |
注音: | 一ㄣˇ ㄩˋ |
引喻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喻
(1) 尤指文学作品中的暗示或附带提及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引諭”。称引比喻。
引《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諫之路也。”
唐蒋防《霍小玉传》:“生素多才思,援笔成章,引諭山河,指诚日月。”
宋陈騤《文则》:“九曰引喻:援取前言,以证其事。 左氏传曰:‘谚所谓庇焉而纵寻斧焉者也。’《礼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此类是也。”
《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崇宁四年》:“言者论其引喻失当,特责之。”
网络解释:
引喻
- 1、读古书要求甚解,不能食古不化,引喻失义。
- 2、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以下手法的运用:场景之间的突然切换,意识流,从古典和中世纪神话中借用的故事题材,大量的引喻和奇妙的象征意象。
- 3、现代报刊英语引喻主要指出自近代生活各个领域的词语典故。
- 4、备当开张圣听,以光恩师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 5、‘汝诚宜开张冲听,以光吾之德行,恢弘星哲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空君子之逑也。
- 6、诚宜开张圣德,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