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lù míng |
注音: | ㄌㄨˋ ㄇ一ㄥˊ |
鹿鸣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鹿鸣叫。
引《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⒉ 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清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汉、魏、晋间尚存,后即失传。
引《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魏嵇康《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
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韩愈《送杨少尹序》:“杨侯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姚鼐《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⒊ 指鹿鸣宴。
引唐元稹《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庆辰云:‘作宵梦赵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
⒋ 借指科举考试。
引明叶宪祖《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章斌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洪仁玕《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
《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国语词典:
鹿鸣叫。
- 1、鹿鸣得食而相呼,伐木同声而求友。
- 2、三山即奥克里堆山、鹿鸣山、蛤蟆山;两化即鄂温克岩画历史文化、鄂温克野生放牧基地民族文化;一河即贝尔茨河。
- 3、他去山下人家讨水喝,顺嘴问这是什么山,于是便听到鹿鸣山三个字。
- 4、从鹿鸣关往东,平坦的连南三江镇及其县城可尽收眼底,回首西看,是连山境内雄奇的高山大川。
-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
- 6、形体像枭鸟,但长着三只眼,还有耳朵,叫声像鹿鸣。
字义分解
- 拼音lù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火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