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族
拼音: | è lún chūn zú |
注音: | ㄜˋ ㄌㄨㄣˊ ㄔㄨㄣ ㄗㄨˊ |
鄂伦春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从事农业。人口约七千。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以畜牧业为主,少数从事农业。人口约七千。
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七千,主要聚居于二处:一、住在黑龙江、合江二省中部兴安岭山区的是南鄂伦春,多畜马,俗称「使马部」。二、住在嫩江省西北部兴安岭山区的是北鄂伦春,多畜驯鹿(四不像),俗称「使鹿部」或「驯鹿部」。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的通古斯语支。无文字,使用汉文。本以狩猎为生,现在科技、文教均已迅速发展。信仰萨满教。人死用棺木架置树上风葬。
网络解释:
鄂伦春族
- 1、黑龙江以汉族为主,其他的少数民族有满族、朝鲜族、蒙古族、回族、达哈尔族、鲜卑族、鄂伦春族、赫哲族和俄罗斯族。
- 2、我国北方游猎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使用桦树皮的历史很长,至今不同程度保留有桦树皮文化特征。
- 3、赞达仁,也称赞达勒,是歌曲、歌谣的意思,它是鄂伦春族民歌的体裁形式之一,是类似于汉族山歌、小调一类歌曲体裁的统称。
- 4、鄂伦春族是当今世界罕能延续下来的狩猎民族之一,有关鄂伦春族的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 5、笔者运用民族音乐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对鄂伦春族传统音乐的发展作历史性与历时性的双重比较研究。
- 6、在东北的长白山一带,住着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人民。
字义分解
- 拼音lún
- 注音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倫
- 五笔WWXN
- 五行火
(1)(名)人伦:~常|五~|天~。
(2)(名)条理;次序:~次。
(3)(名)同类;同等:不~不类|比拟不~|英勇绝~。
(4)(名)(Lún)姓。
- 拼音chūn
- 注音ㄔㄨㄣ
- 笔划9
- 繁体春
- 五笔DWJF
- 五行金
(1)(名)春季;一年的第一季。
(2)(名)男女情欲:~情。
(3)(名)姓。
与鄂伦春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