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wéi wú ěr zú |
注音: | ㄨㄟˊ ㄨˊ ㄦˇ ㄗㄨˊ |
词性: | 名词 |
维吾尔族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据1990年统计,人口约721万多,主要分布在新疆。多信伊斯兰教。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古称袁纥、韦纥、回纥、回鹘、畏兀儿等。据1990年统计,人口约721万多,主要分布在新疆。多信伊斯兰教。 唐天宝三载(公元744年) 回纥部落以鄂尔浑河流域为中心建立了游牧的封建汗国。 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汗国亡,陆续西迁。其中大部分移居新疆,与当地各民族长期相处,逐渐发展成为维吾尔族。由游牧逐渐转变为农业。文化艺术也有相当发展,尤以歌舞为其民族文化特点。解放前,社会经济结构中封建制度占优势,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解放后,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现了社会改革,废除了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各项事业均有所发展。
国语词典:
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约七百二十万,自称为「维吾尔」,为联合、团结的意思。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地区,大部分聚居于塔里木盆地的各个绿洲,少部分在湖南省桃源、常德等县。具大家庭特质,亲属间可通婚,一夫可娶四妻,属父系社会。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察合台语支,文字使用阿拉伯文。信奉回教。经济以农业为主,亦擅长从商。农产品中如无子葡萄、哈密瓜、巴旦杏、无花果、平面桃等甚为有名。
网络解释:
维吾尔族
- 1、这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温宿县维吾尔族妇女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情况作了总体分析,总结了其变迁的特征。
- 2、高兴之余,艾比布汗大妈一家人热情的邀请李玉德和马剑梅跳起了维吾尔族舞蹈赛乃姆,来表达节日里的快乐。
- 3、一般说来,维吾尔族在包括喀什、和田、克孜勒苏和阿克苏的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吐鲁番地区占大多数。
- 4、在贬谪新疆期间,他亲见维吾尔族“村村绝少炊烟起”、“穷户仅开三尺窦”的窘境,发出“穷边鸿雁倍堪怜”的感叹。
- 5、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的标志之一。
- 6、麻花辫子几乎是维吾尔族姑娘的象征了。
字义分解
- 拼音wéi
- 注音ㄨㄟˊ
- 笔划11
- 繁体維
- 五笔XWYG
- 五行土
(1)(名)系物的大绳。
(2)(连)连接:~系|纤~。
(3)(动)保持;保全:~持|~护。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5
- 繁体爾
- 五笔QIU
- 五行火
(1)(代)你。
(2)(代)如此;这样:果~。
(3)(代)那、这:~曰。
(4)(助)表示情态的词尾:偶~。
与维吾尔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