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息
拼音: | dùn xī |
注音: | ㄉㄨㄣˋ ㄒ一 |
顿息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停留休息。 2.深深叹息貌。
引证解释:
⒈ 停留休息。
引汉应劭《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
《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军至斗城,去瓮口二十餘里,解鞍顿息。”
⒉ 深深叹息貌。
引明冯梦龙《智囊补·兵智·赵臣》:“璋大惊顿息曰:‘今日非赵君,我族矣!’”
国语词典:
停下来休息。
网络解释:
顿息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