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折
拼音:dùn shé
注音:ㄉㄨㄣˋ ㄕㄜˊ

顿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摧折。顿,通"钝"。 2.顿挫转折。指作文和绘画的一种技法。

引证解释:

⒈ 犹摧折。顿,通“钝”。

《文选·左思<吴都赋>》“莫不衂鋭挫芒,拉捭摧藏” 唐李善注:“拉,顿折也。”

⒉ 顿挫转折。指作文和绘画的一种技法。

《文选·左思<魏都赋>》唐李善题解:“太冲赋《三都》,以《吴》《蜀》递相顿折,以《魏》都依制度。”
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下:“《牧羊樵子》为李希古画,初看似戴文进,细视文进不能到其古奥,石树沙水,行笔顿折,力出画外。”
清无名氏《续<西游补>杂记》:“至其行文……有反笔,有侧笔,有顿折,有含蓄,有平衍,有突兀,有疏落,有绵密。”

网络解释:

顿折

  • 顿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dùn shé,指摧折,顿挫转折。
  • 字义分解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BNM
    • 五行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

    • 拼音zhē,zhé,shé
    • 注音ㄓㄜ,ㄓㄜˊ,ㄕㄜ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RH
    • 五行

    zhē

    1. 翻转,倒腾:折腾。折跟头。折个儿。

    zhé

    1. 断,弄断:折断。折桂(喻科举及第)。折戟沉沙(形容惨重的失败)。

    2. 幼年死亡:夭折。

    3. 弯转,屈曲:曲折。转折。周折。折中(对不同意见采取调和态度。亦作“折衷”)。

    4. 返转,回转:折返。

    5. 损失:损兵折将。

    6. 挫辱:折磨。挫折。百折不挠。

    7. 减少:折寿(减少寿命)。折扣。

    8. 抵作,对换,以此代彼:折合。折价(把实物折合成钱)。

    9. 心服:折服(a.信服;b.说服)。

    10. 戏曲名词,杂剧一本分四折,一折等于后来的一出:折子戏。

    11. 判决:折狱。

    shé

    1. 断:绳子折了。

    2. 亏损:折本生意。

    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