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仗
拼音:pái zhàng
注音:ㄆㄞˊ ㄓㄤˋ

排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排设仪仗。一般指帝王早朝时的仪式。 2.指仪仗队列。

引证解释:

⒈ 排设仪仗。一般指帝王早朝时的仪式。

唐王建《赠胡泟将军》诗:“半夜进儺当玉殿,未明排仗到铜壶。”
宋陆游《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诗:“筑城絶塞进新图,排仗行宫宣大赦。”

⒉ 指仪仗队列。

《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五年》:“挟刀在衣中,外袭宽衣若听事,伺立延春门排仗内。”

网络解释:

排仗

  • 排仗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pái zhàng ,是指排设仪仗;仪仗队列。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pǎi
    • 注音ㄆㄞˊ,ㄆㄞ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DJD
    • 五行

    pái

    1.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2.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3.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排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pǎi

    1.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WDYY
    • 五行

    (1)(动)执;拿着(兵器)

    (2)(名)兵器的总称:仪~。

    (3)(动)凭借;倚仗:~势欺人。

    (4)(动)指战争或战斗:打好春耕生产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