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甲
拼音:pái jiǎ
注音:ㄆㄞˊ ㄐ一ㄚˇ

排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居民基层组织。亦指其长官。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居民基层组织。亦指其长官。

明刘基《陈太初充兵应点作诗戏之》:“忽闻巷长呼排甲,急换戎装出荷殳。”
明沉榜《宛署杂记·铺行》:“国初悉城内外居民,因其里巷多少,编为排甲,而以其所业所货註之籍。”
《六部成语注解·户部·总甲》:“各大村镇,每村地分数甲数十百家,每甲之中又分某乡某排,一排之中有排甲,稽察一乡之中,设乡约约束。”
《清史稿·食货志一》:“盐塲井灶,另编排甲。”

网络解释:

排甲

  • 排甲拼音是pái jiǎ ,注音是ㄆㄞˊ ㄐㄧㄚˇ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i,pǎi
    • 注音ㄆㄞˊ,ㄆㄞ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RDJD
    • 五行

    pái

    1. 除去,推开:排出。排斥。排水。排外。排挤。排山倒海。排忧解难。

    2. 摆成行列:排列。排队。排字。排印。排笔。排场。

    3. 排成的行列:排头。前排。

    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

    5. 练习演戏:排戏。

    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排。竹排。排运。

    pǎi

    1. 〔排子车〕用人力拉运东西的一种车,多用于运货。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