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é pán tuō chū |
注音: | ㄏㄜˊ ㄆㄢˊ ㄊㄨㄛ ㄔㄨ |
词性: | 成语 |
和盘托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和盘托出
(1) 连同盘子一起端出来。比喻全部说出,毫无保留
引证解释:
⒈ 把东西全盘端出,比喻将东西全部拿出或将意见全部说出,毫无保留。
引《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
清黄宗羲《答张尔公论茅鹿门批评八家书》:“观荆川与鹿门论文书,底蕴已自和盘托出。”
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坡亦不知所备,故不得不和盘托出。”
国语词典:
端东西连同盘子一并托出。比喻毫无保留的全部拿出来或说出来。《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饭罢,田氏将庄子所著南华真经及老子道德五千言,和盘托出,献与王孙。」。《官场现形记.第二七回》:「现在除非把这事和盘托出,再添上些枝叶,或者可以激怒于他,稍助一臂之力。」也作「全盘托出」。
网络解释:
和盘托出
- 1、在他妈妈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把事情的真相和盘托出。
- 2、老师傅把自己的为人之道向徒弟们和盘托出。
- 3、她们把事情的经过向老师和盘托出。
- 4、在决赛开始前的研讨会上,张教练和盘托出,发表了他的意见,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 5、他将那件事的经过和盘托出。
- 6、昨天你走了以后,他把你们之间的分歧和盘托出,让大家分析谁对谁错。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pán
- 注音ㄆㄢˊ
- 笔划11
- 繁体盤
- 五笔TELF
- 五行水
(1)(名)古代盥洗用具。
(2)(名)(~子、~儿)盛东西的浅底器具;多为圆形:托~|茶~|菜~。
(3)(名)(~儿)形状或功用像盘子的东西:地~。
(4)(名)(~子、~儿)旧时指商品行情:开~|收~。
(5)(动)回旋地绕:~旋。
(6)(动)垒、砌、搭(炕、灶):~炕。
(7)(名)仔细查问或清点:~查|~问。
(8)(名)旧时指转让(工商企业):出~|招~|受~。
(9)(动)搬运:~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运|由仓库朝外头~东西。(量)表示物体的量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6
- 繁体托
- 五笔RTAN
- 五行火
(1)(动)寄托
(2)(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起|~盘。
(3)(名)(托儿)托子;类似托子的东西:花~。
(4)陪衬:烘~|衬~。
(5)(动)委托;寄托:拜~|恳~。
(6)(动)推托。
(7)(动)依赖。
(8)(名)压强单位;一托等于一毫米汞柱的压强;一大气压为760托。旧作乇(tuō)。
- 拼音chū
- 注音ㄔㄨ
- 笔划5
- 繁体齣
- 五笔BMK
- 五行金
(1)(动)从里面走向外面:~来|~席。
(2)(动)超出。
(3)(动)往外拿:~主意。
(4)(动)出产、产生、发生:~问题。
(5)(动)发出:~汗。
(6)(动)显露:~名。
(7)(动)显得量多:不~数。
(8)(动)支出:~纳。
(9)(名)〈方〉跟“往”连用;表示向外: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一~戏。(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从里往外:跑~大门。(动)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含有从隐蔽到显露或从无到有的意思:做~成绩。(助)用在形容词后;表示超出:快往~走。(量)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中的一个独立剧目叫一出
与和盘托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