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怀
拼音: | jì huái |
注音: | ㄐ一ˋ ㄏㄨㄞˊ |
寄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寄怀
(1)抒发、寄托情怀
英
引证解释:
⒈ 寄托怀抱。
引晋陶潜《九日闲居》诗序:“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於言。”
宋陆游《出游归鞍上口占》:“寄怀楚水吴山外,得意唐诗晋帖间。”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寄怀既远,吟咏必多。”
陈毅《三十五岁生日寄怀》诗序:“一九三六年,余游击於赣南五岭山脉一带,往来作战,备极艰苦。八月值余三十五岁生辰,赋此寄怀。”
⒉ 真诚相待。犹言推心置腹。
引《宋书·谢景仁传》:“汝始亲庶务,而任重事殷,宜寄怀羣贤,以尽弼谐之美。”
国语词典:
托寄情怀。
网络解释:
寄怀
- 1、词人往往运用词的声韵特点进行状景寄怀,托物寓情。
- 2、从吹寄怀里接过才学会说话不久的女儿。
- 3、清方文《寄怀鲁孺发天门》诗江湖常有庙廊忧,逢人谈天下事。
- 4、按李义山《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诗云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 5、论及草书,从古至今无人能出王公其右,其每书狂草,何尝寄怀于酒?前有唐时草圣张旭,后有我大宋诸大家,全都是每写草书必醉,相形之下不免落了下乘。
- 6、春日偶见、下雨有感、重阳寄怀,五言绝句、七言律诗,读韦秀孟的诗作仿佛穿越千年,徜徉于唐宋诗风的婉约意境里。
字义分解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11
- 繁体寄
- 五笔PDSK
- 五行木
(1)(动)原指托人递送;现在专指通过邮局递送:~信|~钱|~包裹。
(2)(动)付托;寄托:~存|~希望于青年。
(3)(动)依附别人;依附别的地方:~食|~居。
(4)(动)认的(亲属):~父|~母|~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