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uò zi |
注音: | ㄉㄨㄛˋ ㄗˇ |
词性: | 名词 |
驮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2.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
引证解释:
⒈ 即驮垛。参见“驮垛”。
引《儿女英雄传》第五回:“两个和尚也帮着搭那驮子。”
华山《山中海路》:“牦牛有个怪脾气,驮子压在背上,总安静不下来。”
赵树理《地板》:“因为怕弄碎了不好插,就一片一片装进驮子里去。”
⒉ 驮货物的牲口。
引高玉宝《高玉宝》第二章:“她家又没有地,就指望二舅给财主赶驮子度日。”
⒊ 量词。用于牲口驮着的货物。
例如:运来了两驮子货。
国语词典:
牲畜背上所负的货物。《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公子站在台阶上看著卸行李,两个和尚也帮著搭那驮子。」也作「驮垛」。
网络解释:
驮子 (汉语词语)
- 1、法老对约瑟说,你吩咐你的弟兄们说,你们要这样行,把驮子抬在牲口上,起身往迦南地去。
- 2、他们就撕裂衣服,各人把驮子抬在驴上,回城去了。
- 3、驮子里有一包衣物,是你姑姑请人给五叔做的,一块带过去吧。
- 4、吃过饭,王文慧帮忙收拾锅盆碗筷,王山智帮忙上马驮子,上完驮子就上路了。
- 5、张锐芳自南门走进去,蹲在货驮子上的护院伙计挺身跳了下来,一见是二当家来了,又赶紧弓起腰身。
- 6、大家又七手八脚,把驮子也卸下来摆放到燕云旁边。
字义分解
- 拼音tuó,duò
- 注音ㄊ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馱
- 五笔CDY
- 五行火
tuó
用背部承载人或物体:~运。这匹马能~四袋粮食。他~着我过了河。
duò1.[驮子](duò ·zi)
2.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把~卸下来,让牲口休息一会儿。
3.用于牲口驮(tuó)着的货物:来了三~货。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驮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