掷骰子
拼音: | zhì tóu zǐ |
注音: | ㄓˋ ㄊㄡˊ ㄗˇ |
掷骰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赌博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
引证解释:
⒈ 见“掷骰”。
国语词典:
一种赌博方式,以骰子点数的大小决定输赢。
网络解释:
掷骰子
- 1、不过对于天性豪放喜欢热闹的唐朝人来说,光掷骰子扯嗓子喊,运动量还不够大。
- 2、一般来说,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旦坐上麻将桌,就很容易变得唯心起来。比如要摸风要换座,掷骰子时要念咄咄经。野夫
- 3、法令四十二:若有主教、或司铎、或执事将时间浪费在掷骰子、或醉酒上,他应被停职或免去其神职。
- 4、很多正人君子都掷骰子赌过博。
- 5、在中国传统的社会里,博戏是一种流传久远且广泛的风习,并发展出桔补、双陆、打马、掷骰子等各种方式,在上层社会以此做为消遣与娱乐,市井小民也上行下效。
- 6、真实世界的可能性有可能是五选一,也可能是一万亿选一,而不是掷骰子的六选一。
字义分解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掷骰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