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
拼音: | bái lù dòng |
注音: | ㄅㄞˊ ㄌㄨˋ ㄉㄨㄥˋ |
白鹿洞的意思
词语解释:
洞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中李渤与兄涉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引证解释:
⒈ 洞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 唐贞元中李渤与兄涉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因名。
引唐王建《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君》诗:“君家白鹿洞,闻道亦生苔。”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白鹿洞在庐山之阳,常聚生徒数百人。”
国语词典:
地名。在江西省星子县北庐山五老峰下。唐贞元中李渤与兄涉,两人隐居读书于此,畜一白鹿,故称为「白鹿洞」。五代南唐升元中在此建学馆,宋咸平五年置书院,后废。南宋朱熹知南康军,重建修复,作为讲学之所,称为「白鹿洞书院」。
网络解释:
白鹿洞 (北宋时期六大书院之一)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lù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火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
与白鹿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