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已
拼音: | dé yǐ |
注音: | ˙ㄉㄜ 一ˇ |
得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得以了结。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引证解释:
⒈ 谓得以了结。
引《史记·项羽本纪》:“项梁尝有櫟阳逮,乃请蘄狱掾曹咎书抵櫟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⒉ 谓出于自己的意愿。
引唐王昌龄《箜篌引》:“何用班超定远侯,史臣书之得已不?”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今者欲奉亲数千里而归先生,会须就州学,欲入太学,则日已迫,遂弃而不顾,则望以充父母养者,无所勉从,此岂得已哉?”
《元典章·兵部一·逃亡》:“随路民户,或困於公役,或逼於私债,逃窜失业,谅非得已。”
网络解释:
得已
字义分解
- 拼音dé,děi,de
- 注音ㄉㄜˊ,ㄉㄟˇ,˙ㄉㄜ
- 笔划11
- 繁体得
- 五笔TJGF
- 五行金
dé
1. 获取,接受:得到。得失。得益。得空(kòng)。得便。得力。得济。心得。
2. 适合:得劲。得当(dàng )。得法。得体。
3. 满意:得意。扬扬自得。
4. 完成,实现:饭得了。得逞。得志(多指满足名利的欲望)。
5. 可以,许可:不得随地吐痰。
6. 口语词(a.表禁止,如“得了,别说了”;b.表同意,如“得,就这么办”)。
děi1. 必须,须要:可得注意。
2. 极舒服,极适意:这时要能洗上凉水澡,就得了。
de1. 用在动词后表可能:要不得。拿得起来。
2.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的连接补语,表示效果或程度:跑得快。香得很。
与得已相关的词语